我省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回头看”要求 狠抓整改
2020-2022年,广东省新营造红树林1219公顷,修复红树林322公顷。
滚石上山,意味着要逆势而上,干好荒漠化防治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的难度可见一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
6月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乌梁素海,了解当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等情况,察看乌梁素海自然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方向清晰明确,方法科学合理。要优化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留足必要的生态空间,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草原、森林。看湖、看田、看林、看沙、看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用两个半天时间,实地考察乌梁素海及其南岸的高标准农田,深入国营新华林场察看治沙造林情况,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了解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等情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部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我们一定能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谋划,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治理之道,意味着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主席向2023中关村论坛致贺信强调:北京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在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奋力走在前列。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8日 05 版)。下放预算调剂权限,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让科研人员自主权不断扩大、积极性日益提高……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比如,科技部等12部门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围绕财政金融、成果转化、人才激励、企业创新等方面,推动出台下一批改革措施。
论坛共吸引来自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创新创业者参会……各项活动精彩纷呈,奏响了开放创新、合作共享的强音。下放预算调剂权限,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让科研人员自主权不断扩大、积极性日益提高……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
从50%到75%再到100%,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不断提升,让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更有底气。着眼未来,必须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做好科技管理改革加减法,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机制,同时还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从而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等10项重大成果亮相,展现中国科技创新迸发的活力。把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牵住、这步先手棋走好,在制度创新中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参与创新的良好环境,我们一定能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注入新动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民族复兴伟业。
新征程上,把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仍要勇于攻坚、不断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打好引领创新政策组合拳,形成强大合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新时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143项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显著成效,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国务院机构改革作出了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的重大部署。通过优化配置、整合重组,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才能持续推动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创新生态持续改善。闭幕式上,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与多功能系统等一系列成果,展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打好引领创新政策组合拳,形成强大合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习近平主席向2023中关村论坛致贺信强调:北京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在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奋力走在前列。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8日 05 版)。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
日前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提出,推行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独立法人科研机构探索实行财政科研经费包干制,等等。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同向而行、协同推进,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突出系统集成。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劲引擎,体制改革是促进创新的点火系统此外,还需要运用新技术提高参与度,强化大思政课的吸引力。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也可在小故事的基础上,推出主题巡展、微党课、情景剧、音乐剧、主题读物等。
比如,不妨支持学校与革命场馆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鼓励师生走进革命场馆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推动思政课教师赴革命场馆培训研习、联合科研。湖南沙洲村,半条被子讲述了长征路上的鱼水情深。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决定联合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旨在推广一批能够反映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的优秀成果。生动的讲解,鲜活的细节,精彩的故事,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
因此,不妨强化分众化教育,结合革命文物设计不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应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推出一批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小故事,作为思政课教学案例。
横向看,大思政课是一门社会大课,光靠学校还不够,需要社会各方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大思政课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回答的是时代的课题,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堂上,学生们佩戴VR眼镜,云参观红色场馆,身临其境重温红色岁月。
在大思政课中用好用活这一生动教材,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用好红色资源,开好大思政课,在青少年心中广撒深播红色种子,必能更好引导他们明确前行方向,收获精神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不久前,中共一大纪念馆带着馆藏珍贵文物藏品——飞鱼牌机械式计算机来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开展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活动。《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8日 05 版)。
‘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就是用我们面前这件同款计算机进行运算,草稿纸从地面堆到房顶,装满了好几个仓库。用好革命文物这一生动教材,需要用小切口诠释大道理,增强大思政课的感染力。
这也启示我们,坚持守正创新,运用好新技术,让有意义的大思政课更有意思,达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一座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红色基因库,一件红色文物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课堂外,数字技术让文物展陈更加立体,让互动更加有趣,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纵向看,不同学龄段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存在差异,要增强育人实效,就必须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
井冈山上,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同时,也需要汇聚合力,提升大思政课的实效性。
黄土高原上,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一件件文物背后,是具体生动的红色故事。如此,方能讲好讲活大思政课,切实发挥革命文物故事的育人作用。
当时,我国还没有大型电子计算机。这一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